辽大首页 English 收藏本站 管理登录
最新成果
当前位置: 首页 科学研究 最新成果 正文

董杨的学术论文在《中国行政管理》发表

发布时间:2022-11-05 来源:经济学部、公共管理学院

公共管理学院董杨副教授(第一作者)在CSSCI来源期刊《中国行政管理》2022年第9期发表题为《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绩效评估中的公共责任赤字及其治理》的学术论文。该研究得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18CZZ033)。

论文简介:

作为一种有效的监控机制和责任机制,绩效评估一直是我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旨在为公共项目和组织绩效提供各种客观信息,这些信息可以用来强化管理并为决策提供依据。然而,实践中评估主体的专业化程度不高、价值取向偏差,以及绩效评估制度缺失等一系列问题,弱化了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绩效评估的实际效用,易导致公共责任赤字。公共责任赤字广义上是指公共责任机制表现出的不足及削弱公共责任相关价值的任何方面,具体表现为:信息阶段的绩效信息基础缺乏阻碍了公共责任的履行;评估阶段的科学评估困境使公共责任履行不到位;结果阶段的结果应用有限不利于公共责任的约束与改善。文章通过建立完善的信息公开制度、公民参与制度、绩效反馈制度等治理措施,可以优化绩效评估体系及公共责任履行,有针对性地减少公共责任赤字。

   

从经验角度看,公共责任赤字是可以观察到的;但它的认定则是一个规范性的判断问题,取决于判断时所采用的价值观。从现代政府的有效治理来看,其需要实现的政治目标恰恰包含了效率、公平、平等、民主等众多公共责任相关价值,但受到包括高度腐败、庇护主义、信任度低以及缺乏公正的问责等环境或责任机制不足的影响,将会损害这些价值的实现。故而,从广泛意义看,任何公共责任机制的不足及削弱公共责任相关价值的方面都可归类为一种赤字。西方学者认为公共责任赤字一直存在,甚至还在增长,损害着政府的合法性,且其存在于广泛的领域中,例如国际政治(如欧盟)、网络化治理以及公共服务责任脱钩的安排中,我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绩效评估亦不例外。

文章深入挖掘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绩效评估中的公共责任赤字,系统梳理公共责任赤字的内涵,在此基础上结合公共责任机制评估框架的基本判断,构建一个公共责任赤字的理论框架,以明确其具体表现,完善其责任机制,改进服务绩效并改善公共责任。该文所构建的公共责任赤字分析框架体现了公共责任机制的主要构成,为系统地分析公共责任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认为公共组织或公共项目应有效地设计公共责任机制以促进其绩效和管理。

论文链接:http://www.cpaj.com.cn/

 

作者简介:

 

    穿黑色衣服的人描述已自动生成

董杨,辽宁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系副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7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获管理学博士学位。20178月至今在辽宁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研究领域:公共服务、政府绩效管理、公共服务数字化转型、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主持国家、省部级项目3项、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1项,省级教改项目1项,校级教改项目2项,获校级教学成果奖1项,校级精品课1项。先后在《中国行政管理》等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兼职北京大学政府绩效评估中心副研究员,辽宁省行政管理学会理事,辽宁省社会学会监事,辽宁省制度性创新成果评价专家。

崇山校区:沈阳市皇姑区崇山中路66号   邮编:110036

蒲河校区:沈阳市沈北新区道义南大街58号   邮编:110136

武圣校区:辽阳市白塔区青年大街38号  邮编:111000

中国沈阳 辽宁 大学 Copyright by 辽宁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