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大首页 English 收藏本站 管理登录
学术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 科学研究 学术活动 正文

辽宁大学国际贸易与区域经济学会议成功召开

发布时间:2023-09-18 来源:

9月16日-17日,由辽宁大学主办、辽宁大学金融与贸易学院承办、辽宁大学中国经济研究院协办、China & World Economy和东南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提供学术支持的国际贸易与区域经济学会议在辽宁大学成功召开。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委员、辽宁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余淼杰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知名SSCI国际期刊China & World Economy副主编冯晓明、东南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邱斌分别致辞。辽宁大学金融与贸易学院院长李志远主持开幕式。        

    

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原所长、教授裴长洪,《世界经济》编辑部编辑、社科院世经政所副研究员曹永福,山东理工大学校长特别助理、经济与管理学部主任、教授李平,辽宁大学金融与贸易学院教授崔日明,辽宁大学金融与贸易学院教授王厚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务部部长、教授钱学锋,中山大学国际金融学院院长、教授黄新飞,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李小平,复旦大学文科科研处副处长、教授、上海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罗长远,中国农业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执行所长、教授林发勤,南京财经大学教授谭用,上海财经大学副教授王子,南京大学副教授潘丽君,香港大学助理教授孙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助理教授李乐融,南开大学助理教授夏天,辽宁大学副教授殷立娟,辽宁大学教授何超以及来自全国数十所高校、研究机构的三十余名重量级专家、学者在会议上进行了学术报告。辽宁大学数百名师生参加了论坛。  

    

    

    

在大会的中文主旨演讲论坛中,余淼杰校长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中国新发展理念作了主旨演讲。他指出,在技术创新领域,中国将逐步加大研发投入;协调发展主要包括区域协调、城乡协调、行业协调,东北地区应在区域协调大背景下,利用自身优势加快发展;在共享方面,我国已取得了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乡村振兴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抓手;在绿色发展发面,中国提出碳排放可累积与人均分摊的理念,助力全球绿色发展;在开放方面,目前世界呈现以德国、美国、RCEP为中心的三足鼎立局面,未来世界发展方向将是生产专业化和贸易多边化。  

    

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原所长裴长洪教授作了关于以习近平经济思想引领中国开放型经济理论的构建的主旨演讲,从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总结论证经济全球化、“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科学判断、习近平提出的“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内涵等六个方面展开,提出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哲学社会科学是中国经济学界的新任务和新要求,构建自主开放经济理论的指南是新的时代站位和理论深度的体现。  

    

辽宁大学李安民经济研究院院长姚树洁教授作了关于中国式现代化与东北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旨演讲,介绍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刻含义、中国式现代化区域协调发展在各个时期的理念和构建格局、现代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东北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六项策略等。  

    

三场演讲高屋建瓴地对我国现阶段发展格局、自主理论创新、地区经济发展特别是东北地区的发展进行了深刻而系统地阐述。  

本次大会共设置了两个主旨演讲论坛、五个专家报告平行论坛和一个学科发展圆桌会议。各个分论坛所涉及的题目广泛,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人口老龄化、机器人的应用与企业效率,到农产品贸易冲击、服务贸易自由化、供应链网络与对外直接投资,众多专家学者就本次会议主题“国际贸易与区域经济”进行了充分讨论。学科发展圆桌会议由辽宁大学李安民研究院院长姚树洁教授主持召开,余淼杰校长对辽宁大学国际经济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情况进行了介绍,来自全国多所高校的学科带头人、知名经济学家就高校学科建设以及人才培养方案等内容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探讨与交流。  

与会嘉宾同时参加了9月16日下午的宋则行海外大讲堂,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克劳福德公共政策学院经济学荣誉教授、东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东亚论坛主编彼得•德莱斯戴尔(Peter Drysdale)教授作了题为《多边贸易系统、亚洲与全球秩序》(The Multilateral Trading System, Asia and the Global Order)的学术报告。德莱斯戴尔教授阐述了亚洲新兴经济体在过去近四十年中的蓬勃发展及近些年遭遇的困境,从中美关系、东亚经济体现状、政策工具及行政意愿等方面讨论了亚洲经济未来的发展之路,并在会后回答了多个与会嘉宾的问题,现场互动热烈而亲切。  


崇山校区:沈阳市皇姑区崇山中路66号   邮编:110036

蒲河校区:沈阳市沈北新区道义南大街58号   邮编:110136

武圣校区:辽阳市白塔区青年大街38号  邮编:111000

中国沈阳 辽宁 大学 Copyright by 辽宁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