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9-01 来源:
近日,辽宁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余淼杰教授做客《长江日报》云端会客厅,围绕当前经济形势和前景展开分析和展望。现将原文及链接转载如下:
云端会客厅邀经济学家分析当前经济形势
中国经济有能力抵抗不确定性
近期,国务院稳住经济大盘督导和服务工作组赴浙江、湖北、山东、福建等地,推动各省落实稳住经济发展一揽子政策措施和接续政策措施,进一步巩固经济回升基础。
2022年即将进入最后4个月,中国经济将如何收官?
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2.5%。在超预期突发因素带来严重冲击、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增大的背景下,这份半年成绩单依然凸显韧性。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2年中国GDP预期增长5.5%左右。在当前国际形势严峻复杂、逆全球化加剧、不确定性因素增多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如何承压前行,继续展现韧性?
近期,辽宁大学校长、商务部经贸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级人才项目特聘教授余淼杰,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宏观经济学研究室主任、研究员汤铎铎两位嘉宾做客长江日报云端会客厅,围绕当前经济形势和前景展开分析和展望。
■ 7月份外商直接投资累计增速17.3% 中国仍然是全球重要的投资目的地
长江日报:如何看当前国内经济形势?今年有可能实现预期增速目标吗?
余淼杰: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交织影响下,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着较大下行压力。但中国经济总体向好、稳中求进的基调并没有改变。从7月份的数据表现可以看到,相比上半年,中国经济正逐步向好。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22年中国经济增速为3.3%。整个欧盟区经济增速预测是2.6%,美国是2.3%。
在全球经济增速总体下滑、通货膨胀等风险日趋增大的背景之下,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能达到3.3%的增速,毫无疑问依然在引领世界经济增长。
客观来讲,如果按照目前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同时发力,宏观政策积极靠前的态势下,中国经济有望达到3.5%,甚至更高一点。
长江日报:7月份的经济形势比上半年好了很多,具体怎么体现?
余淼杰:例如,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整体高于上半年。国家也在想方设法从不同角度出台政策,保市场主体、保就业,中小微企业的情况在逐步改善。
■ 未来五年或十年,国际经济发展可能会一直处在低谷 中国经济有能力抵抗不确定性
长江日报:如何判断当前我国所处的全球经济形势?
余淼杰:未来十年,国际社会都将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
第一点,经济危机有可能会爆发。我非常认同马克思所讲的,“经济危机是不能够消失的”。发达国家经济体的经济基本处于停滞状态,目前这种格局,已具备了全球经济危机爆发的一些前奏或端倪,这是一个很不好的信号。
第二点,地区地缘政治冲突加剧。
第三点,新一轮贸易冲突正在到来。一个特征是碳关税,欧盟碳关税会导致包括英国、美国、日本在内的发达国家也采用碳关税手段,很多主要工业生产国,包括中国在内,都会深受影响。
当新一轮全球经贸摩擦到来,加上疫情冲击,意味着未来五年或十年,国际经济的发展会处在低谷。
长江日报: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会不会对中国经济造成严重冲击?
余淼杰:尽管全球经济发展态势严峻,也并不意味着中国经济会深受影响。中国经济有能力抵抗不确定性。
如何做到呢?“双循环”非常重要。在正常情况下,我们当然会毫不动摇坚持改革开放,敞开对外开放的大门。但如果国际经贸摩擦加剧,最重要的还是构建国内统一大市场。
中国经济的发展潜力,在于能否构建一个规模巨大、内需潜力巨大的国内统一大市场。如果构建成功,中国经济就会行稳致远;如果构建比较慢,就得爬坡过坎。从这个角度来看,“双循环”是推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一个方向。
从更广的角度来说,中国经济进入到追求高质量发展的阶段,只有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以“双循环”为主要推手来拉动中国经济增长,才能够在全球经济动荡的格局中,保持定力、对抗不确定。
■ “内循环”的一个关键词是对内开放 国内统一大市场是当前中国经济竞争优势
长江日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我国如何同时做好构建国内统一大市场和对外开放?
余淼杰:“内循环”的一个关键词是对内开放。我们一般讲对内改革,而改革的重点就在对内开放。
对内开放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点,以公开、公平、公正的“三公原则”,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形成国内统一大市场。中国经济的竞争优势,早已不在于劳工成本低,而要看我们能否形成一个统一的大市场。
第二点,要以降低关税来实现贸易自由化,以改善营商环境来实现投资便利化。国家提出的“六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并不是平铺直叙,而是层层递进,目的是稳预期。预期非常重要,如果所有的人都认为明天会更差,那么明天一定会更差。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第三点,以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来拉动内需、促进消费。当内贸的规模占到GDP的3/4,或者说当外贸的规模降到占GDP的1/4时,中国的“内循环”就做得比较好了。现在,我国外贸占1/3,内贸占2/3。而欧盟和美国,内贸的比重基本在3/4左右。
关于“外循环”,我有六个方面的建议:出口企业要做到出口多元化,不要一直瞄准欧美等成熟市场,而应未雨绸缪,多向周边各地布局,特别是东南亚等国;扩大进口,更多消费品进入国内市场,会提高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以数字经济大力推进服务贸易的发展,目前服务贸易出现逆差,数字赋能才能更好实现弯道超车;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差异化推进“一带一路”和陆上丝绸之路建设;鼓励企业去东南亚、东盟等RCEP国家投资,企业不仅要走出去,还要走进去,承担更多社会责任;积极推进区域经贸合作,包括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以及下一步的CPTPP(《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
■ 出口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最重要的一驾马车 未来将进一步延续上升态势
长江日报:面对当前的国内外局势,做好下半年国内经济工作,需要确立哪些宏观层面的共识?
余淼杰:下半年的经济发展,宏观政策上必须在扩大需求上积极作为,一是靠出口,二是靠基建。
出口将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最重要的一驾马车。今年上半年,中国外贸总额达到20万亿元人民币。全年的外贸总额有望达到40万亿元人民币。全年的贸易顺差,保守估计在4万亿元,将近5万亿元。
出口会不会在今、明年发生质的变化?我的判断是不会。首先,地区冲突加剧、欧盟经济停滞、美国经济面临滞胀风险,这些地区在生产端捉襟见肘,不见得有很好的供应能力。中国的全产业链优势和稳定的政治经济环境,能够提供更大的出口保障。所以,未来我们的出口将会不断上升。只要我们的产业链、政策都相对稳定,这个态势就不会变化。
从另“两驾马车”(消费和投资)看,促进消费、拉动内需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培育。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下,积极的财政政策非常重要,这包括大量的基建投资和减税降费。
长江日报:下半年,中国如何实施好宏观政策?
余淼杰:在经济下行情况下,宏观政策更多依靠财政政策。实施宏观政策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
第一,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相结合。比如在保市场薄弱环节方面,尤其是受疫情冲击比较严重的产业,例如餐饮、旅游、酒店、运输,货币政策能大量给市场主体纾困。货币政策要保持充分的流动性,尽量流向实体经济,同时用好政策性银行、新增信贷和基础设施投资基金。
第二,增强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稳定性,增强国际竞争力。由于全球贸易摩擦加剧,多边经贸体系在逐步削弱,区域经贸格局在逐步扩大并形成,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正在出现“短链化”的态势。比如,一部手机,原来可能有50个国家生产,现在变成30个国家,每一个国家的附加值比重在动态调整。因此,我们要充分把握眼前的变化,努力提升附加值。
第三,加快形成国内统一大市场,畅通交通物流,优化国内产业链布局。如何形成国内统一大市场?首先,入口上保证各要素的统一,国企、民企都能获得统一价格的要素,确保一视同仁;其次,出口的产品要做到内贸和外贸上的“三同”,即同种生产线、同种质量、同种标准。要做到这些,需要我们加快降低甚至取消贸易壁垒。其中,降低物流壁垒是当务之急。
第四,支持中西部地区改善基础设施和营商环境。不只是看得见的铁路、公路、机场等硬基础设施,还有5G等“高速公路”的软基础设施,两条腿走路。中西部地区营商环境的改善,要做好标准“放管服”工作,改变思维模式,由正面清单改为负面清单,“法无禁止即可为”;更要树立法治化理念,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 经济大省决定全国经济表现 “精准滴灌”的政策措施值得其他省份借鉴
长江日报:近期,国家多次要求经济大省要勇挑大梁,如何理解其背后的涵义?
余淼杰:广东、江苏、浙江、山东、河南、四川,这六个经济大省的经济总量加起来,占全国的45%,如果这六省的经济增速能够达到比较高的水平,哪怕其他省份低一点,全国也会有比较好的经济表现。
为什么是这六个省份?因为它们的表现相对比较好。
以广东的经济规模来讲,目前已经达到12万亿元,如果按照去年中国经济总量114万亿元来计算,广东的经济规模占到全国10%以上。如果从国际上横向对比,广东的经济规模已经超过印尼,达到澳大利亚的水平。
以前国家也有过类似“经济大省挑大梁”的提法,但没有像现在这么迫切。国家正在通过推动东部省份的快速发展,带动中西部、东北地区经济,实现协调发展。
不只这六个大省,在上半年的经济增速中,湖北达到了4.5%,湖南达到4.3%,江西4.9%,安徽也高于全国平均经济增速,这些省份都表现得比较好。
从这些省份的表现中,有几点值得其他省份思考。
第一,宏观政策实施力度大,不搞“大水漫灌”,而是“精准滴灌”,政府的政策组合拳做得特别好。比如广东、福建,对工业、物流业都有很多具体举措。安徽也强调,政策要直达企业。这些都是“精准滴灌”的体现。
第二,“抓大放小”。抓重大项目建设,比如浙江,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张作战图、一个服务小组,“真枪实弹”地在做。
第三,投资。现在,就业相对困难,收入面临比较大的挑战,消费出现了一些问题。但从总体上来讲,重点仍在抓大宗消费。比如,购买各种符合条件的家电、新能源汽车,直接给予财政补贴,同时还给予电商平台、商贸企业直接补贴。
另外,在外贸领域,要优化外贸的整体服务流程,积极支持企业出海抢订单。此外,这些省份无一例外都在关注工业投资稳增长的问题,确保了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
余淼杰:中国经济的发展潜力,在于能否构建一个规模巨大、内需潜力巨大的国内统一大市场。“双循环”是推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一个方向。